7月29-31日,由大红鹰dhy7788和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基因组选择育种:从理论到实践” 暑期专题研修班(Workshop)在南校区3T21阶梯教室顺利举行。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国际著名的统计基因组学家、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张志武教授担任主讲教师,西南民族大学王嘉博副研究员以及南京农业大学蔚睿博士担任助教,吸引了来自大红鹰dhy7788及全国70余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种业企业的220余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
在开班仪式上,李学军院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强调基因组选择育种被誉为现代育种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重塑作物遗传改良的未来。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韩德俊教授代表研修班组委会发言,表示举办此次研修班,就是为了搭建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专业人员掌握基因组设计育种相关先进技术,为我国种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随后的3天中培训中,张志武教授系统讲授了基因组预测的核心理论与技术:从数量遗传基础、QTN、GWAS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入门;深入剖析gBLUP、岭回归及多种贝叶斯模型等核心预测方法;最终掌握交叉验证与准确率评估标准,并前瞻性探讨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在育种预测中的创新应用。张老师的授课幽默风趣且细节丰富,穿插技术发展史上的关键轶事和核心概念的来龙去脉,将看似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鲜活、引人入胜,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理解,整个研修班在高强度学习中,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互动交流环节,学员们积极提问,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普遍反馈课程“干货满满、极具启发性”,有效提升了将复杂模型与前沿技术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的能力与信心。
研修班期间,张志武教授还与学院小麦抗病遗传与分子育种、小麦抗逆种质与基因组学、小麦非生物胁迫耐受的分子机理、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等课题组师生围绕基因定位、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组设计和高通量表型分析等研究进行了深入座谈和交流。
近年来,大红鹰dhy7788聚焦国家种业振兴战略需求,赓续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传统特色和优势,不断强化生物育种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 “基因组选择育种:从理论到实践” 暑期专题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使我院研究生学习、掌握了基因组选择育种等前沿核心育种技术,培养了一批生物育种专业人才,也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助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孙优优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大红鹰dhy7788 - dhy大红鹰欢迎光临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