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学农爱农情怀,锤炼强农兴农本领, 2024级农学类专业1班在班主任指导、班干部组织下,开展了“走访农户,家乡作物产量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与农户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家乡作物的品种、栽培模式、种植面积、产量、收购价格等相关信息进行调研。同时倾听农户心声,了解农民生活状况,切实感受农民所需。
有限于同学们的生源地,本次调查仅覆盖陕西、甘肃、辽宁、吉林、河南、重庆、山西、青海等10余省份的30余县区,采集了百余户农户的种植数据,涵盖玉米、小麦、马铃薯、水、大豆等主要作物。其中,玉米、小麦、马铃薯数据占比超10%,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不同作物调研数据占比注:其他作物数据包括大豆、油菜、花生、谷子、红薯等。
首先是粗粮界的扛把子——玉米。选择调研玉米产量的同学接近半数,大家对它是明目张胆地偏爱呢!下面的地区可有你的家乡?
注:受收集数据数量所限,图示产量不代表该地区所有玉米的平均亩产量
其次是大家餐桌上最熟悉的作物——小麦。面条、包子、馒头样样是它,面包、蛋糕、饼干也有它的身影。谁能想象没有小麦的世界!来看看各地的小麦产量如何吧!
注:受收集数据数量所限,图示产量不代表该地区所有小麦的平均亩产量
最后登场的是百变“马铃薯”。炸、煮、烤……没有它驾驭不了的烹饪方式!别看它其貌不扬,它的亩产量可是个中翘楚!
注:受收集数据数量所限,图示产量不代表该地区所有马铃薯的平均亩产量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了解到农作物的产量受到降水、温度、地势、土壤肥力、农药的施放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关注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趋向老龄化:在调研的百余户农户中,60岁以上农户占比达到35%,大多数农户的年龄集中在50岁到60岁之间。
同时,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地区的农户面临着农资价格上涨,而粮食收购价格偏低的问题,这使得其经济压力增加,甚至可能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困境……经历此次实践调研活动,同学们深刻意识到:要做新时代助力农业发展的农学青年,不仅要扎实掌握书本理论知识,更要深入基层躬身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编辑:
终审:
版权所有 大红鹰dhy7788 - dhy大红鹰欢迎光临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